一、放弃任意撤销权还可以撤销吗
在法律的范畴里,当一个人放弃了任意撤销权之后,通常就不能随随便便地再去撤销。
这个任意撤销权,一般来说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赠与人拥有的那种可以单方面把赠与给撤销掉的权利。
要是已经清清楚楚地放弃了这个权利,那就相当于放弃了可以撤销的这种资格。
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存在。
比如说受赠人做出了特别严重的事情,比如严重侵害了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之类的法定情形,这时候,即便赠与人之前已经放弃了任意撤销权,他还是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去行使法定撤销权,然后把赠与撤销掉。
总而言之,一般的情况就是放弃了任意撤销权之后就不能撤销,只有在那些特定的法定情形之下,才能够依据法定撤销权来进行撤销的操作。
所以,我们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法律事实,还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认认真真地去判断,然后再妥善地处理好,可不能马虎大意。
二、放弃任意撤销权后有法定撤销情形能撤销
放弃任意撤销权后,若出现法定撤销情形,依然可以撤销。
任意撤销权是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赠与人享有的可随时撤销赠与的权利,而放弃任意撤销权通常是基于当事人约定等。但法定撤销权与之不同,它是基于法定事由产生,比如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
即使赠与人事先放弃了任意撤销权,一旦出现上述法定撤销情形,赠与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因受赠人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其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可行使法定撤销权撤销赠与,要求受赠人返还财产。
三、放弃任意撤销权后有法定情形能再撤销
放弃任意撤销权后,在符合法定撤销情形时仍可撤销。法定撤销权与任意撤销权不同,它基于特定法定事由而产生。
根据法律规定,受赠人存在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情形时,赠与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法定撤销权。即使此前已放弃任意撤销权,只要出现这些法定情形,赠与人依然有权依法撤销赠与。
比如,甲承诺赠与乙一笔财产并放弃任意撤销权,但之后乙殴打甲致重伤,此时甲就可行使法定撤销权,撤销该赠与,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探讨放弃任意撤销权还可以撤销吗这一问题时,其实背后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即便放弃了任意撤销权,在某些特定法定情形下,比如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依然有可能撤销。而且,如果存在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也